03

2022

-

11

他是武学宗师,多位皇帝都想一睹真容

作者:


十堰

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

自古以来  人才辈出

这些历史人物闪烁着智慧之光

构成一幅群星璀璨的历史画卷

 

追继先贤  激励后秀

为展现我市人才辈出的历史盛况

今日起

刊发系列报道

讲述十堰历史名人背后的故事

 

第二期

他是一代武学宗师

他是内家功夫集大成者

多位皇帝都无缘一睹真容

明成祖朱棣甚至为他修建宫观

他就是

武当三丰派祖师

张三丰

↓↓↓

 

张三丰,名全弌(读音yī,是“一”的异体字),字玄玄,元末明初著名道士,熟悉三教经书,与人谈论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明洪武初年,附均州(今丹江口市)芝河里道籍,以全真法修于武当山,曾任五龙宫住持。心与神通,有先见之理,曾预言:“武当山异日必大兴。”

 

20多年后,永乐皇帝命大臣率20余万军民夫匠敕建武当山宫观,武当山道教呈现鼎盛局面。

张三丰是一代武学宗师,传说练就不死之身。据称,其人长相不凡,大耳朵大眼睛,龟形鹤骨。他的络腮胡子像钢丝一样,头上梳了个抓髻,喜欢在手中拿一方尺。无论寒暑,只穿一身道袍、一件蓑衣。高兴时穿山走石,疲倦时铺云卧雪。与之谈经论道,无所不通,人人皆以为他是人中神仙。据考证张三丰卒年应在明天顺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寿为212岁。这是历史上少有的超长寿,令人刮目相看。

张三丰到底是哪里人,至今没有定论。四川、陕西、湖北等地方志中都有关于张三丰的记载和推测,各类说法竟然多达30多种,但都没有确凿证据加以佐证。

 

在历史传说中,仰慕并想与张三丰见面的皇帝不止一人。据说洪武十七年至十八年间,朱元璋两度诏请张三丰入京,皆避而不见。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一封亲笔信送往武当山,言辞恳切地表达自己对他的仰慕,并企盼能见上一面,仍避而不见。期间又命侍读学士胡广诏访张三丰,岂料胡广在武当山与张三丰遇而不识。

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调集军民工匠20余万众,经十年,建成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庞大工程建筑。其时张三丰混迹于民众之中,朱棣派人屡访不遇。

 

还有一种说法,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张三丰曾出手相助,助其夺取江山,朱元璋登基后多次派人寻找张三丰。明成祖时,朱棣自诩真武大帝化身,“北建故宫,南修武当” 

 

无论是在金庸等人的笔下,还是在中国诸多武术门派中,自古以来武当派的名号响彻江湖。而让武当派声名远播的,正是始祖张三丰。

 

中国武术驰名天下,源于佛道两家的修炼方法,一为少林达摩,一为武当张三丰,所以素有“南尊武当,北崇少林”之说。

         

张三丰创立的武当派内家拳博大精深,诸如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纯阳拳、混元拳、玄武棍、三丰掌等,都注重内功,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与道家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相合,注重行圆取象,尚柔文静,不躁不僵,阴阳消长,八卦演变,五行生克,据此追求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道,增智开慧的境界。

而金庸先生笔下的“张三丰”武侠人物又是另一种形象。无论是港台还是大陆都拍摄了很多有关张三丰的影视剧,各个版本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却演绎出了张三丰的另类人生。

关于张三丰的传说数不胜数,相传他不仅是武当派始祖、太极拳始祖、武学泰山北斗,同时还是民族英雄、龙行书法始祖。此外,张三丰还曾在14岁时考取武状元,18岁时担任过县令,后来辞官出家,隐世修道。

 

张三丰之所以成为中国道教史上的传奇人物,关键是他的思想学说出众,影响深远。他的《无根树》《大道论》等作品体现了中国千年文化智慧,其中尤以《无根树》受世人推崇与喜欢。

张三丰主张三教合一,提倡积善累德。他主张修道者,就是修“阴、阳、性、命”之道,并认为“玄学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故而,他的内家拳在继承古代武术攻防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易》中原理,参以道教内丹功法的经验,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为了让十堰优秀历史文化

迈向全国、走向世界 

目前

十堰“历史名人活化工程”和“历史文化活化工程”

文化产业创业项目大赛

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

已经正式开启

诚邀您参加 


相关下载

相关新闻

重要公告:关于征求“十堰智慧文旅平台—游仙儿”建设与运营意见的公告

2023-08-04

诚邀优质导游“合伙人”入驻甜小导平台

2022-10-31

加强能力作风建设 | 对标先进学经验 练好内功提能力

2023-09-16

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十堰文旅体集团全面开展子公司负责人竞聘及员工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工作

2023-09-08